【學校】公告:登革熱與社區環境整理要領...2015/10/16 上午 11:21:32
一、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4年10月8日臺教國署學字第1040115627號書函辦理。


二、依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104年10月5日新聞稿,登革熱疫情自入夏以來,全國本土病例已達20,530例,其中臺南市占17,497例、高雄市占2,699例、屏東縣占83例,其餘縣市均為移入之散發疫情;臺南市過去1週平均確診病例數連續呈現下降趨勢,高雄市過去1週的平均確診病例數微幅上升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,雖初步防治已見成效,但現已進入往年疫情流行高峰期,呼籲民眾仍務必保持警覺,澈底作好清除孳生源工作,以確保防疫成果。


三、對於登革熱一般環境用藥提出使用注意事項,重點如下:
環境用藥選購4步驟:
步驟1:針對防治性能(如蚊子、孑孓)對症下藥。
步驟2:認明環保署核准字號(「環署衛製字第○○○○○號」或「環署衛輸字第○○○○○號」)。
步驟3:檢查產品有效期限,避免購買已逾有效期限的環境用藥。
步驟4:閱讀標示說明書,依說明書指示使用產品(避免對火源或是電源噴灑,避免沾染食物或餐具,使用後應以肥皂清潔雙手)。
查詢環境用藥訊息,可至環境用藥許可證照查詢系統(http://mdc.epa.gov.tw/MDC/search/search_License.aspx)及環境用藥安全使用網站(http://mdc.epa.gov.tw/MDC/UC5/UC5_index.aspx)查詢,即可知道選購使用的環境用藥是否屬合格環境用藥。
任何類型環境衛生用藥,本身均具毒性,使用不當反而引起更大傷害,例如直接引起使用者中毒,殘留物影響人畜之健康或是造成蚊蠅的抗藥性等,故在施用環境衛生用藥前,應儘量以清掃代替用藥,先確實清潔環境,加裝紗門紗窗,再適時、適量的使用。
清除病媒孳生源才是防治登革熱最根本的方法,請主動清除權管土地、房舍內外積水容器並定期查,以降低感染風險。


四、對於登革熱防治,用於人體皮膚之防蚊液產品,主要有「具藥品許可證之防蚊液」及「精油類防蚊產品」兩大類:
具藥品許可證之防蚊液:主要含有DEET(diethyltoluamide)成分,目前列屬藥品管理,其上市前須經審查其效用、安全及品質,正常使用不致產生毒性,可影響蚊蟲嗅覺,塗布身上後通常藥效可維持數小時,建議需長時間待在戶外或至蚊蟲較多的地方時,應優先選用此類產品。購買時可檢視其產品包裝是否有衛生福利部核准字號 (衛署藥製字第○○○○○號)。
精油類防蚊產品:常見的精油成分包括香茅精油、檸檬胺精油等,列屬於一般商品,例如民眾於市面上常見販售之草本防蚊精油、防蚊噴霧及防蚊手環等產品,惟其具揮發性作用短暫,需時常補充才能持續發揮作用,但該類產品防蚊效果並未經確認。


五、教職員工生出現發燒、頭痛、後眼窩痛、肌肉關節痛、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,請儘速就醫;如經確診感染登革熱,務必遵從醫師指示服藥、多補充水分,儘量在家休息,並做好防蚊措施,避免被蚊蟲叮咬,以減少病毒藉由蚊蟲散播。如有相關疑問,可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(http://www.cdc.gov.tw)或撥打國內免費防疫專線1922(或0800-001922)洽詢。
相關連結:http://www.jcps.ntpc.edu.tw/news/u_news_v2.asp?id={6E733D24-951E-4F54-A7D9-586C67CF5FAE}&newsid=78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