麵包樹

Artocarpus altilis

科別 桑科.

別名 羅蜜樹、麵包果樹、馬檳榔.

原產地 馬來群島、玻里尼西亞群島.

用途(一) 公園、庭院之綠蔭樹 (二)成熟的果實可以煮食,種子可炒食 (三)骨幹材質輕軟而粗,可以造船建屋 (四)汁液可當黏膠使用,黏合木板縫隙.

生長特性 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、土壤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地方,本省在花蓮縣、台東縣及蘭嶼島栽種最多.

校園分佈 垃圾場旁<位置圖>.

    型態描述
  1. 常綠大喬木,主幹筆直生長,全株有乳汁,株高12公尺以上;基部易有板根的現象.
  2. 葉片有柄、極大、外形近橢圓形,先端尖銳、底部略呈心形;中肋與側脈顯著隆起並有細毛,葉片全緣或呈掌狀深裂,深綠色富光澤.
  3. 花為單性花,雌雄同株;雄蕊極小、穗狀花序、花絲直立,密集而成棍棒狀;雌蕊管狀,頭狀花序,4~ 6月開花.
  4. 果為複合果球、肥大呈肉質,外有角形之瘤突;小果各藏黑色扁平之硬種子一粒,果於八月成熟.
大部分桑科都有的兩片保護新葉的托葉
位於垃圾場的麵包樹全株

附記 (一)麵包樹因其果實燒烤後味似麵包而得名。 (二)麵包果碳水化合物含量超過三分之一,礦物元素磷及鈣豐富,是維他命A、B的良好來源。 (三)麵包果可烤、煮、炸、紅燒及涼拌食用,最簡單的作法是加丁香魚或排骨放入清水,煮成清湯。 (四)淡水一帶的麵包樹,源於19世紀末花蓮原住民送給馬偕博士的那株小樹苗所繁衍的子孫。

整理者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<林美慧>.老師

Tzyh-Chyang Elementary School

[XHTML 1.0] [CSS]